强台风后的“赛跑”:复产重建铸就珠海精神


Published:

2017-09-14

    面对罕见的台风灾害,全市上下勠力同心,众志成城,取得了抢险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。当复产重建的集结号吹响,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,不畏艰难,甩开膀子干起来。

 

 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这是一次与灾难的较量,这是一种与天抢时、共建新家园的勇气与决心。

 

  “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,争分夺秒实现灾后通路、通电、通水、通讯‘四通’,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。” 无论是全面防御还是救灾复产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主要领导都深入一线,靠前指挥。

 

  “要全力以赴救灾复产,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。要帮助受灾企业安全快速恢复生产,及时修复受损的在建项目。要统筹协调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复产工作,为灾后重建凝聚更大力量。”台风“天鸽”登陆后,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元强多次深入市内防风重点区域,检查督导防风救灾工作。市领导分赴各区,深入企业,指导开展救灾复产各项工作。

 

  从市到区再到镇,党委政府迅速行动起来!企业市民自发组织起来!全市各级各部门组织大批抢险队伍,机关党员干部、志愿者、市民等纷纷投入救灾复产重建。

 

  “几乎全城都动起来了。”有网友说。

 

  复产重建你追我赶

 

  复产重建工作迅速展开。珠海市第一时间制订并实施复产重建工作方案,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。

 

  为了帮助受灾企业和群众尽快恢复生产,珠海市组织专门力量,深入受灾企业、商户和农渔户开展调查摸底工作,协调解决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厂房重建、设备引进、融资贷款、保险理赔等困难和问题,制订专项扶持政策,加快推动复工复产。

 

  8月24日,台风过后第二天,高栏港区就安排第一笔应急救援和灾后复产应急资金600万元,并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、工厂企业帮助灾后重建复产工作。犹如雪中送炭,当天该区就有369家生产性企业复产复工。8月24日22时,经过多方努力,珠海国际货柜码头(高栏)有限公司迎来了台风过后的首艘进港船舶——中远海运旗下的“惠金桥593”轮,标志着码头灾后正式恢复生产。

 

  一种“你追我赶”的企业复产加速度,开始在珠海轮番上演。令世人为之惊叹!

  8月28日,斗门首批救灾应急专项资金5000万元到位,资金用于该区电网线路修复、教学设施设备损毁修复、水利水毁设施修复、民政救济及赈灾物资采购等。

 

  金湾区,继投入2000万元救急复产专项资金之后,于28日出台《促进工业企业灾后复产政策措施》,设立2亿元的工业企业灾后复产专项资金,以解企业燃眉之急。企业当天即可向该区科工信局提出资金申请。

 

  同一天,珠海市财政局筹集约5亿元资金,用于保障市级各部门和支持各区开展复产重建工作。

 

  8月29日,高栏港区469家工业企业九成以上恢复生产。

 

  8月30日,斗门新青工业园复工率达100%,企业复产率达95%。

 

  8月30日,高栏港区又紧急设立2亿元的救灾复产专项资金,并拟设立规模为10亿元的“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灾后重建发展基金”,同时推出系列救灾复产政策措施。

 

  横琴新区、香洲区、高新区、保税区、万山区等都拨出专项灾后复产资金。复产重建的力量,加快在珠海集结。

 

  截至目前,全市共投入救灾复产资金13.36亿元。

 

  目前,工商企业、种养殖业等各行业生产正逐步恢复,全市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。同时,珠海市正抓紧对城市重要景点景区进行修缮,指导受灾景区、酒店、旅游餐饮店等尽快恢复营业。

 

  众志成城共渡难关

 

  “姐妹们情深义重,让我感到很温暖!” 梁童创办的绿美园农业实践基地在台风中损失惨重,8月28日,市女企业家协会得知后,发动会员和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帮助其复产,当场募集9万元和物资一批,还有义工入园帮她清理倒伏的苗木等。

 

  “天鸽”无情人有情,一方有难八方援。

 

  8月24日,华策集团率先捐款1000万元,用于珠海市市政道路抢修和恢复。紧接着,华发集团、格力集团、丽珠医药、健帆股份纷慷慨解囊,短短一天多时间,到25日,全市企业通过市红十字会捐款总额就达2900万元。

 

  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,市工商联一方面积极统计全市民营企业的损失情况,一方面发动机关干部职工为救灾复产捐款,并在全市民营企业中发起为救灾复产捐款的倡议,得到广大企业的积极响应,不到两天时间就募集近900万元。

 

  9月1日,斗门区四套班子带头为复产重建捐款,当天该区机关干部及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共捐款7万多元。

 

  重建家园,你我同行!

 

  在复产重建行动中,更多的人投入到清障义务劳动中来,有居民家里的玻璃窗碎裂无暇顾及,有父子连日奋战10天,有的受伤不下火线,有的家人重病住院照样全情投入……有年轻力壮的拿着砍刀、斧头和钢锯,顶着酷热清除路障;有志愿者在红绿灯断电的路口,义务指挥交通……爱满全城的“志愿红”成了珠海市最为耀眼的一道风景线。

 

  许多市民由衷感叹:大灾之后虽然满目疮痍,但却更爱自己的这座城市了。以前都说珠海城美景美,现在发现这里的人更美!